德阳频道 > 德阳习俗

绵竹年画

2009-03-25 04:15作者/编辑:四川殡葬网来源:四川殡葬网阅读次数:1491

 

 

  故乡童年,是现代人共同的乡愁。鲁迅先生的《祝福》中,有这样一句话:“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年画,既是“最像年底”的一部分,也是找回童年、缓解乡愁的一剂良方。 

就像川戏和川菜,绵竹年画也是巴蜀文化的重要构成,它吸收了早已亡佚的四川各地年画的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影响遍及西南,远播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国。

纸 变

绵竹年画曾得竹纸之利。当时绵竹造纸,作坊集中在绵竹的遵道乡。沿一条小河,溯流而上,是远近闻名的纸厂沟,兴旺时,有大小上百家作坊。造纸要经过水浸、石灰腌制、堆码发酵、蒸煮、摊晒、洗料、碾料、打浆、抄纸、焙干、整理等60多道工序。绵纸以莹白、吸水性强、韧性好而远销省内外。

绵竹年画现在用的是一种“粉笺纸”,原来的“绵纸”已改为夹江纸。纸先蒸过,刷上一种产自茂县的“白泥”。泥晒干,粉碎,水泡,滗去浊水,澄清,再晒干,再粉碎,加胶矾和糯米浆。这种纸莹白细腻,载色丰厚,不落甲,不浸水,不起泡。年画迎春是要贴个对年的,只有这种纸经得起日晒雨淋而色彩如新。

粉笺纸制作成本很高。不知原有的“绵竹土纸”为何消失,也不知绵竹土纸与传统年画有多大的依赖关系。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它的消失是绵竹年画“式微”的一个信号。

上个世纪80年代,一批台湾画家曾去遵道乡参观过,当时还有几家作坊在生产,现已不存,只是沿造纸沟两岸还剩下密密匝匝的坑。据说画工李方福年轻时造过这种土纸,而今这手艺已是“屠龙之技”。

比绵纸更早佚失的,是绵竹。绵竹,本该是绵竹市历史的活化石。前些年,林业部门试图从外地引进“绵竹”重新栽种。但多已枯死。我在绵竹市年画博物馆天井里见到此物,竹影摇绿,竹节遒劲,竹叶婆娑。陪同我的馆长胡光葵却面有赧色,低声说:“这是假的。”

 艺 绝

年画在绵竹,按制作方法可分为“捶墨”、“落墨”和“填色”三大类。

画工直接临摹翻刻名人字画,拓印原作,于是绵竹年画中就有了“捶墨”这一特殊品类。这类拓版,绵竹年画博物馆收藏有近百张。它当不当属绵竹年画,艺术界有分歧。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有刻工的再创作。

绵竹斯文久远,才人辈出。出身绵竹望族的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杨锐家,即藏有丰富的名人字画;曾主持过岳麓书院的南宋理学家张拭,书法鲜存,他的墨迹赖故乡绵竹年画的“捶墨”以传。

“落墨”以水墨为主,近似国画中的小写,内容多是神像和戏曲故事。

代表绵竹年画主流的是填色,也称“红货”。

杨柳青、潍坊、桃花坞等地年画多是套版彩印,画版繁多,程序复杂,线条细腻,颜色讲究,几十上百张版才能合成一副画。但一种艺术,若过分地对技术依赖,其后果,也容易被新的技术淘汰。如在印刷机、柯林影印术、电脑刻绘等的冲击下,传统的木版年画就很难生存。

“年画几千几万张,均用手工彩绘出。”绵竹年画的线条也是雕版印刷,但通常只有一张版,只起轮廓作用。同一张画版印好轮廓线后,局部着色用笔填画,不同的画工有不同的画风,脸形、神情和服饰的色彩都各有不同。制作工艺不如其他年画,是绵竹年画的不足,也是独到的优势。

绵竹年画,色彩鲜艳,多是天然颜料,靠画工自己调配,用苏木、红花制成红色,用烟墨制黑色,取蓝淀提蓝色,捣槐花籽做成黄色。这些颜色因制作方法不同,色彩个性张扬。黄丹、佛青、桃红、品绿等五颜六色被称为绵竹年画的“大色”。根据年画内容的变化,也有以水墨为主的素色。着色的方法既有精巧的“明展明挂”,也有粗犷的“填水脚”。

填水脚是绵竹年画的绝活,也叫“赶水货”、“行门神”(喻其快)。它的产生,亦如陶瓷精品出于“窑变”和“胎裂”,是一个美丽的错误,不经意中创造的奇迹。以前,临近年关,画工为赶活计,不免手忙脚乱。趁收拾画案的片刻工夫,挑捡残余纸张,用揩洗碗内剩脚颜料的水色(方言“水脚”),仓促填色。

画填水脚的,是技术娴熟的艺人。作品小幅居多,画面多为武将、文官、金童玉女,急就之作,一气呵成,看似寥寥数笔,实则挥洒自如,墨气酣畅,气势雄浑。然而,填水脚门神,画工通常得赶夜市,摆地摊,卖给穷人。也有混在大桩货中的“残次品”,被年画商误收,连年积压,无人问津。

“填水脚”,长期以来,明珠暗投。发现艺术美,也需要艺术的眼睛。1960年,四川省组织专业画家发掘后,“填水脚”大放异彩,被誉为“举世无双的大写意彩绘”,受到中外艺术家的交口赞誉。1982年,“中国四川绵竹年画”赴香港办展,当地媒体惊叹“填水脚”神妙,“绵竹门神特色独具”。

画 遗

俗语说,“世上有,戏上有,戏上有,画上有”,道理只说了一半,反推过去,“画上有,戏上有,戏上有,世上有”。一批古画和清代年画旧版再现了绵竹的历史;而这些险些毁之一炬……

《游春图》现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成了绵竹年画的扛鼎之作,镇山之宝,而曾几何时,它差点就成了绵竹永远的追悔——

这幅画的作者叫黄瑞鹄,绵竹人,生于清末卒于民国。擅长人物画,受年画影响,布局喜对称,造型好夸张,设色多明艳,为士子文人所不屑,讥为“画匠”。年画商却争相竞聘,无论是起画稿,刻线版,还是徒手着画,黄瑞鹄样样在行。清末,绵竹年画作坊有300多家,带动了造纸、制笔及染料加工等产业。县城中有一销售染料的大户,人称“黄膏子”(染料旧称膏子),喜风雅、好书画,收藏颇丰。当年,黄膏子把黄瑞鹄延聘至家,好菜好酒侍候,长年为他画年画。《游春图》就是黄瑞鹄劳作经年的一幅年画精品。

临近解放军入川,黄膏子为保平安,闻风而动,遣散店员,耗散家产。他嘱帮工,凡看得起的,但拿无妨。管账周先生便从他书房秘箧中取走了这幅《游春图》。

改天换地,传统年画价值贬损。周先生把这图传给儿子周文星。周文星将其束之高阁,并不十分在意。直到1979年,拨乱反正,开始陆续清退红卫兵破四旧查抄的东西时,周文星这才想起有这么一件旧物。

打开画卷,虽已泛黄,但笔触细腻,色彩艳丽,或许可找个买主。周文星在县医药公司上班,手头拮据,将画寄给四川美院,请他们酌价收购。

美院的经办人却以为年画俗气无价值,不着一字,原物退回。正在美院进修的绵竹县文化馆馆长、县年画社社长侯世武逢巧目睹,悲喜交加。他赶回绵竹,找到县医药公司经理杨继锐,请杨一起给周文星做工作,捐献给县文化馆。周文星应允了。文化馆付了80元酬谢费,县政府颁发了一张奖状,从此《游春图》成了绵竹人骄傲的资本。

1960年,四川拨专款抢救绵竹年画遗产。省上派群众艺术馆和美协的画家到绵竹,在文化馆的配合下,组织年画艺人走乡串里,搜集发掘了一批珍贵的实物资料,有门神年画手稿20多套,木刻版近200套。

当年4月,搜集工作即将结束,突然喜从天降。一位居民急匆匆找到在街上散步的画家史维安、傅文淑,你们不是要收年画?废品收购站正有人卖。

两位画家赶到收购站,一批废纸刚过完秤,有200多斤,全是旧年画。原来是一家倒闭的老纸铺以前的存货,门神年画神像什么都有。这家后人清扫阁楼,当成废纸一起卖了。

版画家史维安先生事后感慨:“幸好抢救及时,过几年就是四清和文化革命,这批东西想保也保不下来了。”

从此绵竹年画的历史,便有两种走向:这批纸本年画由省上的画家带回成都,交省群众艺术馆保存;再就是木刻老版,由县文化馆(后来交绵竹年画社)收藏。

1966年5月16日以后,文化革命的第一波,“破四旧,立四新”。新任文化馆长侯世武和“靠边”的老馆长黄宗厚等,惦着这批老版,未雨绸缪,急中生智,将它们藏进文化馆厢房的夹墙中,封实钉牢,并相互嘱咐:严守秘密,注意动静。在红卫兵掘地三尺的疯狂里,几车古书和一批文物被抄走,而这批年画老版总算虎口余生。

转眼又到了1968年。西南电力安装大队在绵竹安装高压线路。县革委生产委员会把这些工人安排在文化馆吃住。一天晚上,几个工人打扑克,天冷取暖,砸开了木板墙,发现了这个秘密。第二天起,炊事员刘某就抽取年画版劈碎煮饭。黄宗厚、侯世武闻讯后,立即报告了县生产委员会,县人民武装部陈才高当即带领黄宗厚、侯世武等人前往文化馆,制止了这一火焚年画刻版事件。可惜的是,原有200多块画版,竟被烧去70多块。

30多年后,已卸任的年画博物馆老馆长侯世武讲起这批画版,又是欣慰,又是痛心。笔者打探这批画版的下落,侯老师说,现已申请了一笔钱,做了几十个大柜子,全部珍藏在年画博物馆的保管室,或许以后会陈列展出。

侯世武还介绍了内中一块画版的价值。这块刻版,版子上有斋号,刻的是“大清中国一统地图”,时间是清嘉庆年间,共有四个版块,每块两面,拼起来就是2米高4米宽的八张单屏,等于两张大床的面积。地图上标识着清嘉庆年全国的山川形势、桥渡、城镇、塔寺和较大的村落,显示了当时的行政建制,还包括了多个藩邦。这幅地图采用的是平面与立面相结合的形象画法,“详于水穷于山”,讲求意境,具观赏性,也有实用价值。这组古版地图的文物价值,至今尚未鉴定。自收藏后,便藏之秘箧,鲜以示人。只在1983年中国地图出版社闻讯赶来,经有关方面特许买走了一套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