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殡葬协会    
< a href=" ">注册   |   < a href="CheckLogin/">登录           

殡葬业的文化、政策、环境与未来商机

2016-05-10 03:06作者/编辑: 四川殡葬网 来源:中国社会报阅读次数:3479

        朱金龙

   我国台湾地区有很多殡葬企业和社会团体都很关注大陆殡葬业的改革、发展和市场动向。本报对中国殡葬协会顾问、两岸殡葬行业交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朱金龙在2016年海峡两岸殡葬企业文化恳谈会上的演讲《大陆殡葬文化习俗及投资商机》进行编辑整理,以飨读者。

 

  大陆殡葬文化的发展

 

  中国大陆的殡葬文化,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结合。

 

  新中国成立之初,针对物质相对匮乏的现实,同时要废除封建的等级观念,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这是殡葬领域的一个核心思想。

 

  同时,伴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殡葬文化也逐步发展了。比如,现在上海市规定不让燃放鞭炮了,今年的春节就变得非常安静。为什么一讲就照做了呢?因为大家觉得雾霾天太厉害了。因此,随着物质文化发展,在殡葬改革方面提出精神文化的要求,是可以做到的。伴随着新思想、新技术、新材料的诞生,我们对于殡葬文化的改革将日益推进。

 

  在一些发达地区的殡仪馆里,推出了追思会、人生小电影、遗体沐浴等服务,但是在一些经济相对不太发达的地方,要推广这些服务就比较难,因为人们的支付能力是有差异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们在发展殡葬业务的时候,要注意物质水平的发展程度。

 

  大陆殡葬政策导向

 

  如果从事殡葬服务、殡葬经营,大家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政策要求,它们是民政部和各级政府非常关注的问题。

 

  第一个是节省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生态要求。民政部在殡葬管理的方面,对于这个理念是始终坚持的,比如说不搞大墓、提倡生态葬等。

 

  第二个是反对铺张和关注文化内涵的文明要求。反对铺张一直是殡葬改革的一个方针,中央多次发文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就是希望有一定示范作用的人能够带头来做,反过来,如果你做得不好,就要被媒体批评,要被组织纪律处分。可以这样讲,反对铺张可能是未来很长时间的一个任务。要破也要立,所以政府大力倡导一些新型的殡葬文化形式。

 

  第三个是价格透明和货真价实的诚信要求。早先,一些事业单位搞经营承包,走得有点偏了、有点远了,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把一些公益职能忘掉了,老百姓有了意见。民政部对价格透明的问题非常重视,国家发改委联合发了一个关于价格的指导意见。现在政策上规定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服务内容、服务程序、服务承诺、服务监督六公开,各地在这方面都做得比较好。在2006年倡议火化50周年纪念的时候,我还代表中国殡葬协会在会上宣读了一个殡葬行业的《诚信倡议书》。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公众的满意度在提升。

 

  第四个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转移支付,就是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国家转移支付支持一笔资金,帮助这个地区把殡葬设施建起来;另一个是惠民政策。我把殡葬惠民政策归结为几个模式,一个称之为“迁安模式”,河北省迁安市每年由市财政拨付200万元,对全体居民免收殡葬基本服务费用。他们这个经验现在已复制到全国各地。第二个模式称之为“北京模式”,北京市对所有人实行5000元的丧葬费补贴标准。更多的模式,是对困难群体免收基本服务费用,现在各地基本上做到了。

 

  大陆殡葬业发展环境

 

  说到殡葬业的发展,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在分管殡葬工作时提到几个“化”,指示了一个方向——殡葬改革法制化,殡葬服务优质化,殡葬管理规范化,殡葬救助制度化,骨灰处理生态化,殡葬习俗文明化,殡葬设施现代化。

 

  就殡葬业发展环境来讲,包括人口环境、资源环境、技术环境、文化环境、政策环境,都会有影响。

 

  首先是人口环境。上世纪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生活安定了,人们开始生孩子,世界各地都是这样,中国也是一样,这就是婴儿潮。婴儿潮造成了人口的迅速膨胀,80年后,就到了一个死亡人口膨胀的时期,也就是2030年至2040年间。应对大规模的死亡人口增加,我们要做好准备。

 

  第二个是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在城市化进程中,政府对土地的使用非常关注,要集约使用、集中使用,我们要注意到这种城市化的变化给殡葬业带来的影响。城市化的变化还有一个,就是区域人口发生了转移,原来大部分人住在城市的中心,现在很多人到了市乡结合部。这个变化上海龙华殡仪馆、宝兴殡仪馆体会很深,龙华殡仪馆过去一年要做3万具遗体的业务,现在每年只做2万具了。那1万具哪里去了呢?到郊区去了,我们的服务对象发生了变化。还有一个变化是,城市化以后村民越来越少了,办丧事要按照城市人的方法来做。所以,现代殡葬服务的对象会越来越多。

 

  第三个是我们处于智能化时代。我们在座的很多人还是在传统的模式下经营殡葬,下一步,如果殡葬行业的人想进一步发展的话,千万不要忽视网络。

 

  大陆殡葬业未来走向

 

  第一个走向,即未来殡葬服务市场的架构是公共服务和私人市场的有机结合。我看了一下历史,上海在解放以前有很多殡仪馆,最多的时候有30多家殡仪馆、170多个公墓。世界各地的大城市,东京也好,纽约也好,包括台北,基本上都有几百个机构。所以,私人市场的出现是必定的。就当前来讲,对于公共服务市场,私人企业、社会企业也不是没有机会加入。我们国家有两种允许社会资本进入的公共服务模式,一个叫BOT模式,很多年以前,我们建大桥、建公路等都采用这种模式,就是社会资本来建造、经营,到了一定年限后由政府来收回。还有一种叫PPP模式。

 

  第二个走向,即服务需求的多元化必然会带来服务与经营的多元化。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实际上是中央政府对各级政府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对政府而言,要明白社会各界的需求是什么,以及要满足这些需求,原来的做法要怎么去改变。殡葬行业也要进行供给侧改革,我们不能死抱着说殡葬行业历来是这么做的,所以必须要这样做。这不对,你要看老百姓想叫你怎么做。我们很多供给是老百姓不需要的,所以要改革。

 

  在美国SCI公司的服务网点,火化要1450美元,它的殡仪服务的全国均价是3396美元,比私人公司要贵30%,传统葬礼平均收取6256美元,还不算棺材和墓地,比其他公司要贵42%。按照这样一个数字,大陆的殡葬消费水平还有上升的空间。它还说明,品牌可以带来价值,因为它是第一大上市公司,它比别人贵30%-40%,人们还能接受。上海福寿园的品牌效益也显现出来了。

 

  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比如说,大陆去年有两件大事情,一个是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件,一个是天津港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在这种事故中,有逝者缺了头颅,做一个头老是做不像。上海龙华殡仪馆就把3D打印技术引进来了。今年,上海殡葬业还推出了“生命晶石服务”,这不是一个新事物,发达国家很早以前就拿骨灰做钻石。生前契约,对殡葬行业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人们有规划身后事的需求。生前契约进入台湾时,台湾也是非常谨慎的,台湾殡葬管理条例对它的规范销售、规范管理都做了一些规定。

 

  还有一个走向,就是优质的服务要有优质的人才。我们殡葬业缺少高级人才。很多私人老板买下了一个殡葬服务机构,他希望有一个职业经理人。所以,我们现在缺的是老总,缺的是CEO,缺的是各个层面的管理人员。台湾有一个经验非常重要,就是它从政府的层面对台湾殡葬业者的经营资格提出要求,你要取得这些资格,取得证书,必须要接受相应的培训。这两个方面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我谈几点建议。一是大陆有很多发展机会,除了福建、浙江、上海等经济发达省市,一些经济发展比较慢的地方,在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大量的资本、人才进入,机会也非常多。二是从内容来讲,政府愿意拿钱治理雾霾,因此火化设施的投资值得关注;经营性的单位可以积极关注公益性墓地和公益性殡仪馆,这也是个进入渠道。三是进入大陆的台湾企业,一定要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而不是企图利用非法的手段来获取利益,因为现在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的“捷径”现在肯定是走不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