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殡葬协会    
< a href=" ">注册   |   < a href="CheckLogin/">登录           

异种共生与返老还童 血液里藏着青春的秘密?

2017-09-23 09:42作者/编辑: 四川殡葬网 来源:成都商报电子版阅读次数:2497

      延年益寿、青春永驻是几乎所有人的幻想。借助现代医学寻求抵抗衰老的办法,则是医学研究者们的一大目标。

      在美国,近年引起广泛关注的一种抗衰老的疗法,却看起来不像现代医学。这种疗法就是换血——将年轻人的血液注入到老年人的体内。现在,许多美国最著名大学的科学家都在研究“换血”的相关科学依据,而硅谷的一些生物科技公司也在准备启动临床测试,希望能取得商业上的突破。

      除去这种做法本身所带的一丝“吸血鬼”感觉之外,换血在抗衰老的效果上,确有其科学依据,这一点,在上世纪的“异种共生”的实验中,早已得到过体现。

      什么是“异种共生”?

      将两个活体连为一体

      所谓“异种共生”,是一种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将两只活体动物的脉管系统连接起来的外科技术,它模仿了类似连体双胞胎的共享血液供应的自然实例。

      科学家最早做“异种共生”实验是在1864年。当时,法国生理学家保罗·伯特割掉了两只白鼠腹部的皮,然后将这两只白鼠缝合在一起,以期创造一个共享血液循环系统。

      随后,生物学显示出神奇的力量:缝合的部位重新生长出毛细血管,自然地将两只白鼠的循环系统连接在一起。如果向其中一只白鼠的血管中注入液体,那么液体也能够很容易地流入到另一只白鼠的体内。

      1956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生理学家克莱夫·麦凯首次想到将“异种共生”应用于衰老研究,他将几十只年轻的大鼠和几十只年老的大鼠两两接合在一起,年轻的大鼠平均相当于人类10岁,年老的平均相当于人类50岁。

      在年轻和年老的大鼠被接合在一起18个月后,年老大鼠的骨骼在重量和密度上变得与年轻同伴接近。

      在随后的几十年时间里,美国科学家又做了大量的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新老动物连体共生能促进老动物的肝脏、脊髓和大脑的健康。比如,1972年,加州大学的科学家研究了年老和年轻共生大鼠的寿命,发现年老共生大鼠比非连体共生的那些平均多生存了4到5个月,而年轻共生大鼠则衰老得更快。

      2005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干细胞学家托马斯·隆多用小鼠重复了麦凯的实验。结果发现,来自年轻小鼠的血液让老年小鼠的肝脏和骨骼肌干细胞回复到了更年轻的状态。

      2015年,斯坦福大学另外一位科学家托尼·威斯克雷详细研究了连体共生小鼠的大脑海马体(大脑中与记忆形成有关的重要区域)。他发现:连体共生之后,年老小鼠大脑海马中的神经元建立了更多的神经连接,这表明年老小鼠的记忆功能有所改善。

      为了确定这是血液带来的神奇魔力,威斯克雷做了进一步实验,单独将年轻小鼠的血液注射到年老小鼠体内,每周3次,结果发现这样确实增强了年老小鼠的记忆功能,它们在学习迷宫等的记忆任务中的表现都远远超过未经处理的对照组小鼠。

      将换血用于人类?

      存在明显道德争议

      托尼·威斯克雷设想,既然注射血液能改善小鼠的记忆力,这种方法如果对人类能同样有效,那么将会有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应用前景。于是,他与斯坦福大学合作,成立了一家名为Alkahest(意为“万能溶剂”)的公司,计划先开展一些小型的临床研究,观察来自年轻人的血清是否能改善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学习记忆能力、认知能力,以及是否能够缓解其他病症。

      在科学家的影响下,硅谷大亨彼得·蒂尔也被吸引过来。彼得·蒂尔是著名在线支付平台PayPal的创建者之一,他了解到威斯克雷以及托马斯·隆多的研究结果之后,注资了硅谷一家初创公司Ambrosia(意为“神的食物”),开展了类似Alkahest公司的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很简单:35岁以上的“接收者”花上8000美元,就可以接受25岁以下的“献血者”的输血,然后,研究人员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观测接收者的各项健康和衰老指标的变化。目前,参加这种输血疗法的接受者年龄层次有35岁至80多岁不等。

      彼得·蒂尔自己,也是参加该疗法的志愿者的其中一员。

      不少科学家认为,将年轻人的血液输到老年人体内,存在非常明显的局限和一系列潜在的问题,比如输血量和血源的问题。如果按照一个人每次输入1升血液,一周3次(这正是威斯克雷对小鼠输血的频率)才能够保持年轻。那么,显然供需之间是无法平衡的。

      临床上,每个人每次献血一般为200毫升,不能超过400毫升。这样推算下来,每位年老的受血者一周都需要十多位年轻的献血者支撑。如果有大量的老年人需要使用大量的“年轻血液”,那么需求绝对会远远超出供应,这有可能会影响到外科手术需要的献血量,造成医疗事故。

      此外,很明显:如果年轻人给老年人提供年轻血液逐步形成一个买卖市场,势必会引起道德伦理方面的争议。

      寻找“神奇成分”

      生长分化因子11

      考虑到直接输血带来的这一系列潜在问题,科学家们想到了另外一种更为理想的抗衰老方法:找到血液中真正对抗衰老起作用的“神奇成分”,然后批量生产,这样就不需要从年轻人中采集血液输给老年人,直接注射这种有效成分就可以了。

      这正是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家艾米·威格斯着重研究的问题。2014年,艾米·威格斯筛选了年轻小鼠血液中富含而年老小鼠血液中没有的蛋白质,以期发现差异。最后,其中一种叫“生长分化因子11”的蛋白质引起了他的注意——这种蛋白质具有调节干细胞的活性,在年轻小鼠血液中含量丰富,随着年龄增加逐渐降低。

      威格斯发现:向年老小鼠直接注入生长分化因子11,也能够达到恢复年轻的效果,而且能让年老小鼠肌肉力量和奔跑能力大增、心肌壁变薄(一般年老的动物的心脏都有变肥厚的趋势)。同时,哈佛大学科学家李·鲁宾发现:注射生长分化因子11还能促进小鼠脑内新血管和嗅觉神经细胞再生,提高嗅觉能力。

     当然,科学家目前仅仅发现这一方法在小鼠身上有效,在人类体内是否有效还是个未知数。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问题没弄明白:首先,生长分化因子11似乎不是单枪匹马完成所有这些任务,很可能还有许多别的物质参与了输血过程,从而带来良好效果;其次,即使生长分化因子11是恢复年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物质,那么它需要的剂量的多少也仍待研究。

      总之,利用血液来延缓衰老,虽然前景广阔,但仍然问题重重,科学家们仍需继续努力。 (据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