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殡葬协会    
< a href=" ">注册   |   < a href="CheckLogin/">登录           

巴斯卡里对死亡的诠释

2010-02-04 10:42作者/编辑: 四川殡葬网 来源:scbzw.com阅读次数:1880

      巴斯卡里对死亡曾有着极好的诠释,他在其著作《人、人生、人性》中说道:
      当我们能坦然地接受死亡,而将它视为是生命周期中另一个面貌时,我们将会以欣赏的眼光去面对生命中每一遭遇,并赋予其价值。因为我们知道这些遭遇将不会再重现在我们的生命中,所以我们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时光。
      对生命而言,死亡不啻是它的导师,只有无知的人与不能勇于面对生命的人对死亡才会感到恐惧。明智者视为亲密的伙伴和仁慈的导师。任何人若要完完全全成为一个生命力充沛而丰富的人,那么在他有生之年必然得与死亡结友。
      了解死亡的本质,坦然面对并接纳死亡,如此方能使生活真正获得充实,人们才得以认真地体认、享受与珍惜生命的价值。也因此,死亡学、死亡教育必然有其研究、存在的价值与重要性。
      逝者安心,亲者放心,构建和谐
      表三:对传统殡葬业不满意的原因
      1. 不肖业者对往生者大不敬 98
      2. 依礼俗大赚红包钱 98
      3. 藉哄抬不守承诺 95(平均差价10~20万)
      4. 利用人性最脆弱的时候欺骗 92
      5. 欺负民众无经验、无相关知识 92
      以往殡葬业者大多认为:殡葬工作的对象当然是逝者,是处理逝者遗体的过程。但具体到中国的殡葬业,考虑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及中国人生死企盼之伦理化特征,则必须将遗属们的问题也纳入殡葬业工作的范围之内,这应该成为中国殡葬业人性化的重要特色之一。
      亲人之亡的事件往往给人们沉重的心理打击和感情重创,导致的负面影响极大,甚至导致新的死亡事件,如在中国社会屡见不鲜的因亲人突发死亡而相伴的自杀事件的产生。如何使丧亲者接受死亡的事实,并尽快地从死亡阴影中走出来,重新展开自我的人生之路,这一任务应该也必须由中国殡葬业来完成。这是因为,在海外及西方许多国家,悲伤辅导已成医院内的正式部门,医学、宗教、社会慈善机构等都在做着这些工作;而在中国,还没有一个制度化的机构和专业人员在专门做遗属之悲伤辅导的工作,殡葬业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
      所以,为了适应中国人生死企盼之伦理化特征,中国的殡葬业应该建设好“遗属抚慰中心”。一般而言,遗属的心灵伤痛主要包括:亲人去世引发的深切怀念;永远不可再见面的深层失落;不知亲人将面对什么状况引发的揪心;丧失自我生命另一半的痛苦;撕心裂肺般的恐惧和感觉,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外在的因素可能引发遗属的心灵伤痛,如:殡葬过程中感觉到是暴利引起的内心不满;丧事过程中,所获得的服务水准不高,受到冷冰冰、毫无热情对待的无力与无助感;可能产生的殡葬过程中员工对亲人遗体极不负责、当作一件物品的处理方式导致的痛惜感,等等。这些都会引发遗属冰透骨髓般的寒心。两方面的相互作用,将使遗属们的心灵受到极大的损伤,由此危及其生理健康和今后人生道路的健康展开。
      所以,在殡葬业内设立的“遗属精神抚慰中心”组成人员包括:心理治疗师、宗教师、哲学家、医生、护士、义务工作者,等等。在接受丧事请求的第一时间,就应由该中心的有关人员上门或请遗属到中心来,为遗属提供哀伤抚慰的精神性支持,提供精神性资源。如佛教“往生西方极乐”的生死智慧;道家“生死齐一”的生死智慧;儒家“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立德、立功、立言”的生死智慧;中国民间百姓“阴间与阳间”的生死智慧;基督教“天堂”、“永生”的生死智慧;伊斯兰教“天园永恒”的生死智慧,等等。掌握这些人类历史上丰富的生死智慧,并在殡葬业务中加以运用,是殡葬从业人员必备的素质。此外,对遗属的精神抚慰要从逝者的次亲者开始。在具体的丧亲事件的过程中,一般的情况都是遗属由次亲属陪伴,在极度悲哀的过程中,遗属对外人、陌生人和他者有一种天生的排斥。所以,殡葬业“遗属精神抚慰中心”必须掌握这种规律,对遗属的精神抚慰应该先从逝者的次亲者入手,对他们先进行某种生死智慧、心理治疗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再由这些逝者的次亲对逝者的至亲进行精神与心理的抚慰,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必须大力发展前延性的服务产品,比如大力提倡生死教育。可以使人们生前安排好自己的身后事,减轻子女精神与金钱的负担,而且可以让自己的丧事更具个性化、更能表现个人的意愿。在葬式上,除传统葬法外,还可以有意识地推广海葬、树葬、花坛葬、壁葬、发葬、基因葬、宇宙葬,等等不同的新的选择。良好的葬仪葬式,可以让遗属们放心和安心,从而大大减轻他们的心理负荷。
      为了突出殡葬业的人文化发展方向,还要尽快推进有关丧葬名词的改换,废弃一些诸如死亡、尸体、殡仪馆、火化场等等习用语,使用诸如:往生(佛家语,可用于殡仪馆之名,如称往生馆)、大体(佛家语,可用于指称尸体);大化(道家语,比如可将火化场改称“大化馆”);坐化、羽化(道教语,可用于指称死亡,羽化也可用来指称“火化场”);“登仙门”、“飞升台”(道教语,可用之焚化炉的名称),等等。在殡葬活动中,改冷色调、已有恐怖内涵的名词为暖色调、明朗的词汇,有助于民众对殡葬印象的改变,在心理上、精神中能起到良好的抚慰作用。
      殡葬业的人文化发展还包括于光远先生提倡的“传承服务”。具体而言,即是帮助遗属为逝者制作纪念册、演示片、出书等,这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可以让丧者的家属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减轻心灵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