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殡葬协会    
< a href=" ">注册   |   < a href="CheckLogin/">登录           

清明节与墓葬风水

2009-05-22 09:50作者/编辑: 四川殡葬网 来源:中国风水网阅读次数:1428

 

     清明节是每年农历三月的一个节气,起源于我国周代,大约有2500多年之久,再加上春秋战国晋文公祭拜介子推忠孝故事的寒食节,逐渐形成一个今天慎终追远、敦亲睦族以及行孝祀祭的节日,其隆重谨次于春节。 
    上古时中国丧葬意识异常淡薄,《礼记·檀弓》云:“古者墓而不坟。”即不封土堆,墓与地平。迨至春秋战国时,丧葬习俗有了一定变化,墓已开始封土。史料对墓的称法出现了“丘墓、坟墓、塚墓”等别称记载,丧葬的本身也只有“葬必于高陵之上,以避狐狸之患,水泉之湿”的现实作用,还没有比较明确的祸福感应之说。风水祸福感应之说大概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后至秦汉期间出现,正式文字提出这种观点,相传为晋代郭璞著的《葬书》,《葬书》认为: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气感而应,鬼福及人。到唐代,风水理论与实践得到极大的发展和完善,其中最著名风水师有杨筠松、赖布衣等人。杨筠松则是把风水从皇亲贵族阶层带到民间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其影响至中华文明圈的每一角落。 
阴宅墓葬风水基本有四要素:龙、穴、砂、水。原则讲究来龙去脉,左右扶持,背山面水,要求山水组合曲屈有情,并且形制配合非常讲究,有风水林、笔架山、马鞍、葫芦水等等,目的是追求一个藏风得水,环境优美的生态场,让其祖先入土为安,泽及后代,其核心价值就是儒家的孝道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