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频道 > 自贡资讯

清明节自贡市民扫墓鲜花多文明氛围浓

2009-04-08 11:20作者/编辑:四川殡葬网来源:四川省自贡市文明办阅读次数:1825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民间最重要的习俗就是拜祭已故亲人、缅怀先烈,而今年的清明节是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后的第二个清明节,也是踏青的好时节。在自贡市,不少市民选择了扫墓加踏青的方式度过假期。09年,自贡市继续倡导文明祭扫,在交通、安全等方面也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营造了一种“安全扫墓、文明祭祀”的氛围。

清明节期间,自贡市南山公墓人头攒动,燃放鞭炮和燃烧纸钱的现象减少了,大多数扫墓者在故人墓前放上鲜花,寄托哀思,做到文明祭扫。

扫墓·目击:扫墓一路畅通 墓园秩序井然

4日早上,我们从自贡市区乘坐扫墓公交专线车,从市区到南山公墓未发生交通拥堵现象,全程只用了20多分钟。上午9时30分许,已有大批的人流、车流涌向南山公墓,但现场秩序井然。

据了解,针对以往墓区停车场少、车位有限的情况,南山公墓管理处将停车场数量增至4个,提前安排了扫墓临时专线车,聘请了18名临时保安人员,24小时在墓区巡视。并与公安部门协调,抽调警力到公墓维护公共秩序、疏导交通及指挥车辆停放,防止出现拥堵情况和发生安全事故。

烧纸钱的少了,送鲜花的多了。在墓园,广播里播放着有关文明祭祀和孝道教育的知识,公墓工作人员也向来往市民发放写有文明祭祀注意事项的清明祭祀特刊,在各主要通道上随处可见提醒市民文明祭祀的标语。我们看到,没有人在墓区随意燃放鞭炮,都能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引,到指定区域燃放。

相比以往清明节的烟熏火燎,今年的墓园平添了几许肃穆和清雅。绝大多数扫墓市民手捧鲜花,用花寄托哀思。市民徐女士就选择用鲜花祭拜母亲,她说,鲜花代表相思,公墓是清净、安详的地方,墓碑旁放上鲜花,也使墓地多几分生气,“母亲一辈子忙忙碌碌,侍弄花草也没时间,如今母亲走了,就送束鲜花给她吧。”市民周先生则说道,鲜花祭拜比燃放鞭炮和烧纸钱更文明,因此从去年开始他就采取了这种方式。放眼望去,整齐的墓碑前摆满鲜花,当人群散去,撒满花瓣的墓碑,静静地挺立在绿树环绕之中,恬静而肃穆。

 扫墓·哀思:心灵卡片“寄”往天堂 

为了帮助市民传达祭拜之情,今年,自贡市南山公墓推出了“心灵卡片寄哀思”活动,市民可免费领取“心灵卡片”,把想要对逝去的亲人所说的话写下来,粘贴在专门设置的墙上。我们看到,很多市民都将自己的思念之情“贴”在了这里:“妈妈,愿您在天堂里一切都好”、“在天堂的女儿,妈妈想你”、“好怀念从前,如果有来世愿我们还做夫妻”……

市民张小姐挑选了一张浅绿色的心形卡片,她认为“心灵卡片”这种祭扫方式新颖、文明,“卡片就像是飞向天堂的一封信,上面承载了我的思念和祝福;而绿色代表希望,也是给逝去的亲人以安慰,给自己以信心”。

南山公墓管理处主任朱桂英介绍说,公墓还设有时空快递卡、尊亲孝祖签名册等,尊亲孝祖签名册上写下的话语,公墓将永久保存,“今年清明节,公墓以‘尊亲孝祖、文明祭祀、平安清明、和谐自贡’为主题,积极倡导安全文明扫墓,这些举措得到了大多数市民的响应”。

扫墓·故事:妈妈,我来看你了……

青松之间,一个20多岁的女孩独自一人在一个墓碑前点燃了三炷香,“妈妈,我来看你了,你在天堂过得还好吗?”女孩姓许,今年24岁,从小父母就离了婚,她一直和妈妈相依为命。前年5月,妈妈因病撒手人寰,小许哭得撕心裂肺。

妈妈曾经是小许的全部依靠,每当自己在学习或生活上遇到困难,有妈妈在,总能顺利解决。妈妈去世后,一点小困难都会让她束手无策。一次,小许在家里找高中时的获奖证书,以前都是妈妈帮她收拾的,小许找遍了所有她可能放的地方,都没有找到,这让她想起了去世的妈妈,那一夜,她泪如雨下。

去年,小许大学毕业后在自贡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当大家都为小许感到高兴时,她却哭了:“如果妈妈能看到,该有多好……”小许静静地坐在妈妈的墓旁,凝视着妈妈的遗照,遗照中的妈妈,面带微笑。随后,小许扯去墓边的杂草,摆上红红的苹果和白色的菊花……

父亲,你在天堂还好吗?家住自流井区的肖先生提前几天就和兄弟姐妹们相约清明来“看望”父亲。“父亲是患肺癌去世的。一转眼,父亲已‘走’了近4年,不知道他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好不好?”肖先生告诉我们,父亲操劳一生,没能享到儿女的福就“走”了,自己心里很难过。“家里兄弟姐妹一大帮,都是靠父亲挣钱,与母亲一起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肖先生仔细地将父亲的墓碑擦拭干净后,在墓前放上一束菊花,还洒上三杯烧酒,“老爷子生前就好这一口”。   

扫墓·数据:4日上万人次市民来扫墓

据统计,从3月28日至4月6日,前往自贡市南山公墓祭祀扫墓的人数达6.2万余人次,车辆6600多辆次,同比增长15%左右。4日当天达到祭扫最高峰,共接待扫墓群众上万人次。民政部门工作人员表示,节后几日祭扫的人数可能会有所回落,但仍会有不少市民前往祭扫。